2009年7月14日星期二

我的花草浸泡油

手工皂--珍貴在於製皂人所付出的心思和時間,由預備到晾皂期間的耐心等待,製成了一塊塊的寶貝;非外人所能瞭解。
作手工皂的人,很多都浸泡花草入皂,我也不例外。以花草浸泡植物油至少一個月,讓花草的精華和香氣溶於油中,使製成的皂帶有花草的療效和香氣。去年浸了洋甘菊、綠茶、玫瑰和茉莉;我最喜歡的要算洋甘菊了,香氣是最濃郁的。

現有的浸泡油:

金盞花 (抗菌,修護)自09年7月12日
洋甘菊 自10年1月9日
紫草根 自09年9月(濕疹、暗瘡、敏感皮膚、調整)

啊!滿屋都是手工皂的東東西西了~~XD

2009年7月13日星期一

CP#23--金盞花蜜糖皂

乾中性/沐浴/抗菌修護
我是一個很懶護膚的人,當有重要場合要見人,之前一晚頂多是敷個蜜糖面膜,就是直接把蜜糖薄薄的搽滿塊面,15分鐘之後洗淨就得,保濕兼潔膚,很方便,今次拿來入皂,保濕兼可以殺菌喔!

INS: 141
椰子油 120g (10%) / 棕櫚核油 120g (10%) / 棕櫚油 360g (30%) / 橄欖油 120g (10%) / 乳油木果脂 180g (15%) / 大豆油 180g (15%) / 白油 120g (10%) / 維他命E 3g
氫氧化鈉 172g
金盞花茶 378g
添加: 龍眼花蜂蜜 61g + 17水, 金盞花瓣, 西柚FO 7g
混合溫度:鹼38/油35

Ready Date: August 30, 2009

存貨: 方塊6

記錄:西柚FO加速皂化,是上次紅酒皂失敗的罪魁禍首之一,今次一次用完,也只有7g(比1%還少),大幸,不然可能入不了花花模。

2009年7月4日星期六

CP#22--粉紅玫瑰馬賽皂

適合:乾性/老化皮膚  
  話說十四世紀,”馬賽”(法國南部一個地區名稱)生產的手工皂品質非常好,漸漸就成了好皂的代名詞。當時的”馬賽皂"是用100%橄欖油的,19世紀之後因為橄欖油失收,才將整體比例改為橄欖油佔72%,其他油佔28%,沿用至今......  
  由於橄欖油成份高達72%,滋潤度和保濕度是不容置疑的,對乾性膚質和容易冬季癢的膚質都很有幫助,之前網上看到很多人都對它讚不絕口,今天終於鼓起勇氣嘗試(因聽說很難做).....一做做了1300g......豁出去了所有玫瑰花浸泡油,只許成功,不許失敗呀~  
  去年做過了100%純橄欖皂,很滋潤但起泡差,對慣了化學起泡的香港人來說,確是不太吸引。今次的馬賽皂的配方,添加了椰子油和蓖麻油增加清潔力和起泡,又使用棕櫚油來改善橄欖油皂易溶化的缺點。

INS: 131
橄欖油(浸泡玫瑰花蕾7個月) 936g (72%) / 椰子油 169g (13%) / 棕櫚油 130g (10%) / 蓖麻油 65g (5%) / 維他命E 3g
和田玫瑰花茶 423g
氫氧化鈉 184g
添加: 粉紅泥(爐甘石粉) 13g (清潔毛孔、止痕), 茉莉玫瑰FO 26g, 玫瑰花瓣
另外,入方塊模的約700g皂液,額外添加: 野玫瑰果粉 2 茶匙(溫和去角質)
混合溫度:氫氧化鈉38/油34
過程記錄:事先做了資料搜集才敢落手:為避免FO加速皂化,混合溫度要低, FO 14g先放在油裡。入模時皂液是棕色的(因為用花茶代水的關係); 如果希望是粉紅色,就不要用花茶,而且要先把粉紅土用溫水開溶。    

  玫瑰花模當然是玫瑰皂尊用。忘了一提:玫瑰花向來被奉為美容聖品,玫瑰精油價錢昂貴,故以玫瑰花浸泡油一段長時間,讓玫瑰精華溶於油中......   
  上星期有幾個人問我,想要有香味的皂......關於手工皂的香味,我在回應"CP21#--鎮靜蘆薈皂”的意見時提過了(上一篇文章),在此就不重複 了。這款玫瑰花皂,我也覺得要有玫瑰花香才對,故加入茉莉玫瑰FO(Fragrant Oil) 提升香味,雖然不盡天然,但經測試對敏感皮膚是安全,可以放心使用。

Ready Date: August 29, 2009 (8 weeks)
存貨:玫瑰花型2塊, 方塊皂(加入野玫瑰果粉) 8塊

2009年6月25日星期四

CP#21---鎮靜蘆薈皂

適用:中性/洗顏/沐浴
  近來天氣太熱,只能在晚間,趁著Brent要工作的日子造皂,今晚這款皂很輕鬆,攪了10分鐘就trace了。連預備材料的時間共一個半小時就完成了。
  蘆薈能修護日曬的皮膚,也有鎮靜的效果,所以就用了來入皂。蘆薈皮帶有大黃素,對某些人容易引起過敏,但是加在手工皂中,因為量少且經過強鹼的洗禮,所以不會造成不適;

INS: 137
蓖麻油 126g (18%)/椰子油 70g (10%)/棕櫚核油 70g (10%)/葵花油 140g (20%)/棕櫚油 280g (40%)/蜜蠟 14g (2%)/維他命E 2g
水 220g
氫氧化鈉 98g
添加:新鮮蘆薈 61g
混合溫度:氫氧化鈉42/油39
Ready Date: August 20, 2009 (8 weeks)

  因為添加了新鮮的食材,這款皂較容易氧化,建議在熟成日期後儘量放於陰涼位置,在半年內用完。
  洗感很好,多泡,洗後不乾,修護皮膚效果不錯,洗的時候香香的,我就想不起到底是甚麼EO的味,原來根本甚麼都沒放,是天然的蘆薈味(真的要趁新鮮),秀娟很喜歡。

餘下存貨: 0

2009年6月17日星期三

CP#20---茉莉備長碳皂


第一款添食的皂,就是碳皂,熟成後兩個月的皂,洗感已經很好,皮膚淨而不乾,夫復何求於一塊皂?而且加入滋潤的乳油木果脂,洗到秋天都得。
配方跟CP#13一樣,只是轉了茉莉花浸泡油,茉莉花香氣能緩和情緒,但這塊皂...對不起,香氣是不明顯呢,但精華仍留在皂內;書上說,茉莉花對各種皮膚都很有益處,不妨一試。
今回把備長碳加多了,可能會有灰色泡泡,但這不是污糟啊,沖洗後會很乾淨的,不要擔心。

乳油木果脂(Shea Butter) 70g /白油 70g /芥花油(浸泡茉莉花) 140g /葵花油 70g /棕櫚核油 140g /椰子油 70g /棕櫚油 140g
氫氧化鈉 100g
純水 240g
添加: 備長炭粉 7g, 綠薄荷EO 7g, 檸檬EO 7g
Ready Date: August 7, 2009 (7 weeks)

見人家做得美美的備長碳渲染皂,也想嘗試一下,誰知出來的龜裂效果跟心目中的完美流暢的線條差很遠,誰知給Brent一看,他說這塊的圖案像Africa mud,被他這樣一說,頓時很喜歡,這難得的圖案。
現在我終於知道龜裂圖案的原因了,要渲染就要把握light trace的時機。

餘下存貨:0塊

2009年6月6日星期六

CP#19--抗氧化胭脂樹皂


適用:中性皮膚/抗氧化/洗顏沐浴皆可
近來很勤力做皂,皆因不想浪費掉快要到期的蓖麻油;這款皂用到20%,肯定有很多泡泡呢。

椰子油 70g(10%)/棕櫚核油 140g(20%)/棕櫚油 210g(30%)/蓖麻油 140g(20%)/芥花油(綠茶浸泡半年) 70g(10%)/白油 70g(10%)
氫氧化鈉 101g
純水 212
添加:西印度檀香EO 14g;胭脂樹粉 10g+水29g
超脂:牛油果油 10g
Ready date: July 25,2009

本來是想做美麗的渲染皂,但是最後還是兩層分明,算了吧。

餘下存貨: 9塊

2009年6月1日星期一

甚麼是冷製(CP)皂

  So far我差不多只做冷製(Cold Process)皂。
  製皂的方法有冷製,熱製和研磨(再生皂)。因為我只做冷製法,其它的就不說明了。
  
  肥皂製作方法基本是:氫氧化鈉+水+油脂,在適當溫度下混合,充分的攪拌讓它皂化,在變成cream狀時入模,成型後再等它充分皂化完成即可使用。
  
  冷製法是指在製作過程中儘量維持不超過攝氏45度,避免因高溫而損壞油脂內的營養成分。缺點是製作時間長,皂化過程長達4至8星期;好處當然就是可以給皮膚較完整的營養;加上肥皂在皂化過程中,氫氧化鈉漸漸消失,自然產生保濕皮膚的甘油,有說佔整塊手工皂的四之一呢(市售的肥皂多把甘油抽走,加入人工合成的起泡劑等),所以用手工皂清潔皮膚,能潔淨同時滋潤,洗後不會有乾燥感。
  
  除了對皮膚有益的油脂,還可以添加礦物泥、有療效的植物精油(Essential Oil)、甚至食材,製造出最適合自己膚質、適應不同的季節、心情和功效的獨特香皂,這就是手工皂最吸引我的地方了。

  因為製作過程中沒有添加清潔化學物質,因此當手工皂遇到水以後,約廿四小時內會被完全分解,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的負擔和傷害,保護皮膚之餘,也做到環保。

使用方法:
1.我的手工皂至少經2個月的晾皂期,但手工皂最好的使用期是熟成後至到約一年,之後就會因為漸漸酸敗而不能使用。
2. 洗臉的話用手揉起泡沬後洗臉;沐浴的話用沐浴球起泡後擦身,不用沐浴球的話會很快用完。
3. 因為我的手工皂都沒有加添硬脂酸,會較軟和易溶;請使用疏水的肥皂盛器,讓肥皂保持乾燥,延長使用壽命;最好可以兩塊肥皂同時輪流使用,延長保持乾燥的時間,兩塊都會更耐用。
4. 差不多用完時,肥皂變小,難用又不想浪費?把舊皂壓在新皂上繼續使用就可以!

  現在你知道每一塊手工皂內包含了多少心機和愛心吧!?手工皂代表我的心意,如果我送你一塊,請馬上使用它吧。:-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