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包含「認識手工皂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包含「認識手工皂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
2010年2月26日星期五

手工皂在回南天

  望天輕嘆~今天又不是打皂天。好久沒有打皂了,心癢手癢,奈何今年潮濕季早來了,唯有盼它來得早去得早。
  潮濕的天氣,不單不好打皂,對晾曬中的皂也不好;因為手工皂含有豐富的甘油,但甘油卻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,使手工皂”出汗”,容易令皂皂酸敗。不過,千萬不要以為手工皂一出水,就是變壞呀!其實潮濕時吸水,乾燥時乾水,手工皂是沒有問題的,它酸敗與否,但得看其他因素的,濕度只是其一。
  那麼,如何在回南天保存手工皂呢?
  使用中的呢~還是那句,盡量保持乾爽,不要放積水的肥皂盒內。
  未使用的呢~1)放在屋內較乾燥的地方就行;2)把皂用紙包起或放入紙箱內,紙能吸濕;3)又或放入雪櫃內;要用時才拿出來。
  千萬不要拿手工皂去曬太陽呀!

2010年1月16日星期六

簡樸的奢侈vs奢侈的簡樸

  奢侈--從來不是我杯茶。但為了打一塊肥皂,竟然去有機店買有機食油來打皂,連吃的都沒有這樣貴,真的很奢侈。那天在某有機食材店找到Extra Virgin級的山茶花油和牛油果油,唔~幾貴,可是也比手工皂店賣的油便宜,見到的時候是很開心的。
  牛油果油對皮膚很有益,之前為了省錢從台灣訂回來,但要付郵費,另一間雖然更便宜,但郵費以外又要加上滙款的費用,更不要說提貨的麻煩了。所以能在本地找得到可以接受價錢的油,已經很好了。
  油,只是手工皂的其中一種材料,若果太貪心,加入其他較昂貴的材料,例如香薰純精油,成本就會很貴。但是,我覺得手工皂最奢侈的地方,不是成本,是我能完全知道我用的是甚麼,而且護膚的同時,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的污染;尤其在這假貨和有害物質充斥的消費市場中,講求包裝而不問內涵的文化,人但求方便而犧牲我們所身處的地球。
  記得去年Christmas shopping,經過又一城一個品牌的商鋪,人山人海,好奇往內參觀,小小容量的一瓶潤膚露,沐浴用品,肥皂等,經過大大的包裝,就要幾百塊錢。再看我的手工皂,雖然奢侈,卻簡樸得說不出的可愛。

2009年10月16日星期五

關於手工皂的問與答

一些自己或朋友問過的問題:(陸續加入)
Q1:
用手工皂是否洗得乾淨? 可以殺菌嗎?
Ans: 手工皂本身就殺菌清潔;而且很多手工皂的材料也會提高殺菌的能力,例如:茶樹,山雞椒,薰衣草精油,備長碳,檸檬,黃岑粉,紫草等。要過清潔平安的生活,手工皂是綽綽有餘的。現在我家的清潔,由頭到腳,連廚房和馬桶都是手工皂(加小蘇打或茶籽粉)清洗的。反而是市售的產品,貨不對辦時有聽聞,不能殺滅細菌,而且人工成合的化學劑,損害皮膚。
Q2:為甚麼要堅持用手工皂?
Ans:這一條要人代答,因為我懶寫......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4ThxydOaBRqBN_hW2xhx4OBg/article?mid=111&sc=1

2009年10月11日星期日

手工皂的耐用問題

這是一篇我想寫很久的文章。我相信用過手工皂的人,對手工皂唯一的埋怨,就是它不耐用。遇上潮濕的季節更甚,手工皂很快就變得軟軟爛爛的,很不好用。

Q1: 手工皂為甚麼比市售的肥皂來得軟,和易溶呢?
Ans: 首先,因為天然的手工皂並沒有加入硬脂酸,或其他化學合成物,故手工皂較不能對抗外間溫度和濕度的變化。第二,手工皂的做成有個簡單的公式:油脂+水+鹼(氫氧化鈉)=肥皂+甘油。正因為手工皂含豐富的甘油,佔了皂的1/4,而甘油會接收空氣中的水份,(所以在梅雨季節打的皂不易保存)使皂皂在潮濕的環境下容易變軟。 第三,手工皂比較市售的清潔用品,用上更多有益皮膚的軟性油脂。

Q2: 製作手工皂時選用的油脂會影響硬度和耐用性嗎?
Ans: 當然會。製作肥皂的油脂分為硬油和軟油,硬油如椰子油和棕櫚油,本身對皮膚沒甚功效,卻能增加硬度和起泡度,不過硬油太多往往嫌它清潔過頭。乳油木果脂是少數既能增加硬度又滋潤的油脂之一。而其他營養較高、滋潤皮膚的都屬軟油,例如橄欖油等。軟油比例多的皂,自然就會比較軟,但也軟溫和。
每種油脂都有INS硬度值,造皂者能夠平衡滋潤和硬度,常常要在配方上多多考量硬油和軟油的比例。
某些添加物,例如備長碳也會增加皂的硬度,不過不在此詳細討論了。
(註:關於各種油脂的介紹,可在網上search"手工皂油脂特性",有很多詳細的討論)

Q3: 如何選擇軟硬適中的手工皂?
Ans: 手工皂的INS值可作參考,通常INS150的手工皂是算夠硬的了,但洗感和如何保存才是最關鍵的。

Q4: 如何使皂不容易軟爛:
1. 晾皂兩個月或以上,使皂的水份徹底蒸發,我在夏季打皂,必要時會把皂移至冷氣房或開抽濕,照顧周到。熟成後的皂也不要密封式包裝,人常說,手工皂是會呼吸的,怕塵的話用紙包起,放在陰涼的地方即可。

2. 不要使用底部盛水的肥皂盒。人以為只要肥皂不佔到水就可以,其實如果肥皂盒的底盤有水積著,水分不能揮發,即使水佔不到肥皂,肥皂還是會變軟爛的。我放辦公室洗手的肥皂,就有這個問題;至於我家...(看上圖),皂皂乾得很快的。

3. 使用時千萬不要拿肥皂到水裡沖洗,使用時一手拿乾的肥皂,一手拿濕的浴沐球擦出足夠的泡沫,把肥皂放回肥皂盒,才開始擦身,通常這樣肥皂盒很少積水,肥皂會很耐用。

4. 兩塊以上的肥皂交替使用,使每塊肥皂乾燥的時間延長,所有肥皂都會更耐用。

5. 最後,就是加入3%的硬脂酸 (stearic acid)
硬脂酸其實並非化學合成物,它普遍存在於動物和植物油脂中,據說用來入皂不單能增加硬度,而且比較棕櫚油還要溫和。造皂的油脂中,可可脂和乳油木果脂本身就含40%硬脂酸,所以它們造成的皂也比較堅實耐用。聽起上來好像不錯,但也有皂友認為手工皂中的硬脂酸過多,會在皮膚上留上一種厚重的黏膩感,冬天還可以,夏天會難受。怪不得可可脂和乳油木果脂都讓我想起冬天的皂;夏天,還是清爽一點舒服,皮膚,就是要有呼吸的感覺才好呀。

2009年6月1日星期一

甚麼是冷製(CP)皂

  So far我差不多只做冷製(Cold Process)皂。
  製皂的方法有冷製,熱製和研磨(再生皂)。因為我只做冷製法,其它的就不說明了。
  
  肥皂製作方法基本是:氫氧化鈉+水+油脂,在適當溫度下混合,充分的攪拌讓它皂化,在變成cream狀時入模,成型後再等它充分皂化完成即可使用。
  
  冷製法是指在製作過程中儘量維持不超過攝氏45度,避免因高溫而損壞油脂內的營養成分。缺點是製作時間長,皂化過程長達4至8星期;好處當然就是可以給皮膚較完整的營養;加上肥皂在皂化過程中,氫氧化鈉漸漸消失,自然產生保濕皮膚的甘油,有說佔整塊手工皂的四之一呢(市售的肥皂多把甘油抽走,加入人工合成的起泡劑等),所以用手工皂清潔皮膚,能潔淨同時滋潤,洗後不會有乾燥感。
  
  除了對皮膚有益的油脂,還可以添加礦物泥、有療效的植物精油(Essential Oil)、甚至食材,製造出最適合自己膚質、適應不同的季節、心情和功效的獨特香皂,這就是手工皂最吸引我的地方了。

  因為製作過程中沒有添加清潔化學物質,因此當手工皂遇到水以後,約廿四小時內會被完全分解,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的負擔和傷害,保護皮膚之餘,也做到環保。

使用方法:
1.我的手工皂至少經2個月的晾皂期,但手工皂最好的使用期是熟成後至到約一年,之後就會因為漸漸酸敗而不能使用。
2. 洗臉的話用手揉起泡沬後洗臉;沐浴的話用沐浴球起泡後擦身,不用沐浴球的話會很快用完。
3. 因為我的手工皂都沒有加添硬脂酸,會較軟和易溶;請使用疏水的肥皂盛器,讓肥皂保持乾燥,延長使用壽命;最好可以兩塊肥皂同時輪流使用,延長保持乾燥的時間,兩塊都會更耐用。
4. 差不多用完時,肥皂變小,難用又不想浪費?把舊皂壓在新皂上繼續使用就可以!

  現在你知道每一塊手工皂內包含了多少心機和愛心吧!?手工皂代表我的心意,如果我送你一塊,請馬上使用它吧。:-D